首页 | 爱我潍坊 | 风筝展示 | 年画展示 | 剪纸展示 | 风筝文化 | 年画文化 | 剪纸文化 | 给我留言 | 关于我们  
 最新公告
风筝源于春秋时代,至今已2000余年。相传“墨子为木鸢,三年而成,飞一日而败。”到南北朝,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。从隋唐开始的。由于造纸业的发达,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。到了宋代,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。
 站内搜索
 
 会员登陆
 
 友情链接
 
 
  


中国年画

中国年画

  年画,就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,也是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工艺。它的起源和春联一样,都和古代的桃符有关。应劭的《风俗通义》「祀典」中引《黄帝书》:「上古之时,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,性能执鬼,度朔山上立桃树下,简阅百鬼,无道理,佞为人祸害,荼与郁垒缚以苇索,执以食虎」。因此汉代县官多在腊日或除夕「饰桃人,垂苇茭,画虎于门」,以抵御邪崇的进入。到了南北朝时,干脆就将神荼、郁垒直接画在桃板上。《荆楚岁时记》:「造桃板着户,谓之仙木。绘二神,贴户左右,右神荼、右郁垒,俗谓之门神」。也有人直接将神荼、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,省去了绘画的麻烦。桃符发展到后来,渐渐分化成春联及门画,其中的门画就是年画的前身。

  年画的种类约可分为「版画」、「刻纸」、「纸绘」三种。版画是以木刻图案,再按图上色而成。这一类的年画以天津的杨柳青、山东潍县的杨家埠、河南的朱仙镇、苏州的桃花坞及广东的佛山镇最为著名。年画的特色因地而异,但是它们的用色活泼大胆、含意吉祥讨却是一致的。「刻纸」是用刻刀在纸上雕镂图案,画面的设计极具巧思。雕工细腻处,可以传达出极生动的姿态。「纸绘」的年画内容以神像为主。神荼、郁垒、钟馗、财神、天官赐福等,都是很受欢迎的题材。

  年画做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,源远流长,影响深广。许多年画艺人大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,他们把美好的理想愿望,丰富多采的生活面貌以及艺术的欣赏趣味,反映於年画作品之中,对广大人民群众起著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作用。因此,中国的民间木版年画,就其生产制作、服务对象以及艺术功能来讲,都可谓是农民的艺术。

 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,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,不仅历史悠久(约公元十六世纪末、十七世纪初),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,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。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,诸如历史故事、神话传奇、戏曲人物、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,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,例如《庄稼忙》、《庆赏元宵》、《秋江晚渡》、《携壹南村访旧识》、《新年多吉庆,合家乐安然》、《渔妇》,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《女子求学》、《文明娶亲》、《抢当铺》等,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,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。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,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,一直延续发展至今。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,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。其中较为显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。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:创稿、分版、刻版、套印、彩绘、装裱。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。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;而杨柳青年画的後期制作,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於手工彩绘,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,巧妙地融为一体,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。而且还由於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,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(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)。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“细活”,和豪放粗犷的“粗活”,艺术风格迥然不同,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。

 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。因产地在苏州城北桃花坞得名。明弘治时,名画家唐寅(伯虎)曾在这里营建桃花庵,自此名扬。桃花坞年画,始于明代,盛于清雍正、乾隆年间。此后江南各地受其影响,陆续开设画坊。其作品富丽堂皇,题材多样,或谓能“巧画士农工商,妙绘财神菩萨“,并且“尽收天下大事,兼图里巷新闻”。内容有故事戏文,人情风俗,时事新闻、美人、娃娃,以至灶君、神马等。

云贵高原的民间木版画

  云南民间木版画中最有特色的要数纸马,纸马在当地俗称"甲马纸"。"昔时画神像于纸,皆有以乘骑之用,故曰纸马也",又"后世刻版画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,焚之神位前,名曰纸马"(清·赵翼《陔余丛考》)。可见,纸马与门神一样是祈福避祸的神像,所不同的是,门神是守护门庭的,贴在门上要管一年,所以,制作得精美一些;纸马是一种供人们祭祀灶神、山神土地、城隍道路之神的,祭祀后即焚烧,所以制作要简陋得多。

  中国老百姓有于年终和七月半定期焚烧神灵画像,祈求吉祥的习俗。由于祭"毕即焚化",民间需求量又很大,故借助于雕版印刷术批量制作。

  宋时,纸马已盛行于世。无论是在汴梁还是在临安,纸马铺和作坊的生意都十分火红。云南甲马受内地影响,既有玉帝、城隍、观音、灶君、山神土地等各地所共有的甲马纸,也有当地独具特色的甲马纸。尤其是大理甲马,将白族的本主崇拜融入其间,形成一批具有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"纸马板板"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被称为"本境福主"的一类甲马。

  "本境福主"即"本主",是人们心目中保境安民、驱邪赐福的一境之主。白族几乎每一村寨都有本主庙,庙里的供奉之神即为"本主"。为满足祭祀需要,"本境福主"纸马应运而生。如《大黑天神》甲马是根据白族同名神话故事而刻绘的、《柏节夫人》甲马是根据白族著名传说"火烧松明楼"而刻绘的,画面中两个人,左为皮逻澄---即邓赕诏的国王,右为王后慈善夫人,因她在维护邓赕诏国的尊严,为夫雪耻的战斗中表现得英勇节烈,被誉"柏节夫人",其事迹到处传扬,也成为白族最有名的女本主。

  居住在金沙江畔的纳西族纸马有《招财利市仙》、《东厨司命》(灶王)、《月宫马》等,内容形式近似汉族纸马,这是元、明以后大批汉族军户、艺匠、文人、商贾入境,汉族文化与当地文化交融的结果。另一些《人马平安》、《基金兴旺》纸马,以及邻近地区的彝族的纸马,则形象夸张、线条粗放,把想象中的神怪刻画得极为生动,倾注了少数民族艺人的纯真、质朴的创作情感,具有粗犷、随意的地方特色。

  贵州年画以门神、门童为多。门神中秦琼舞锏,尉迟敬德舞鞭,披盔挂甲,威武雄壮。两位武将的身旁由各随一捧蝠持花的童子,画面饱满,造型生动。还有《胡帅、秦军》,也即秦叔宝与尉迟恭,因尉迟为古代少数民族,故称胡帅。门童的形式较为多样,形象朴稚可爱。


 

中国年画2007-10-30 本文被阅读 1878 次

 
潍坊鸢版权所有© 2007-2010 鲁ICP证0000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