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风筝的习俗
放风筝的习俗
我国现在有些地方也流传用丝带或橡皮筋安装在风筝上的习俗。当风力吹动时,风筝便在空中发出悦耳的声音,倍增乐趣。 民间传说放风筝不仅是娱乐,还有放晦气,祛病根的作用。家里有久病的人,便制作风筝让病人拿到郊外去放飞,据说病即可痊愈。所以忌讳拣取别人丢下的风筝,认为这会沾染晦气。 中国民间还有在晚间放风筝、许愿的习俗,人们把彩色灯笼悬挂在风筝线上,灯笼里点燃蜡烛,人们许下心愿,然后放飞风筝。随着风筝慢慢升入夜空,一盏盏彩灯在空中浮动,灯火若明若暗,别有一番情趣。风筝品种繁多,目前,中国的风筝已有300多个品种,主要有人、物、鱼、虫、鸟、兽、字等。大的可达百米,小的不足十厘米。 风筝主要有软翅、硬翅、排子、长串、桶形等不同类型。硬翅风筝,代表作品是沙燕、金鱼、神话人物等题材,是一个整体骨架结构,在强风中升得很高。软翅风筝,代表作品是对燕、对鸽等,无硬骨架,可折叠,易携带。排子风筝,有鼎、蝉、八卦、花篮等器物,动物造型、图案纹样华丽美观。长串风筝,以蜈蚣为代表,由许多圆形单片串联而成,以长为特色。天津工艺美术厂的“百节龙头蜈蚣”,长达百米,是串形风筝。 风筝多为彩绘,其图案多寓吉祥之意,如:“松鹤延年”、“福寿双全”、“鲤鱼跳龙门”等等。 放风筝的习俗2007-10-30 本文被阅读 1771 次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