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爱我潍坊 | 风筝展示 | 年画展示 | 剪纸展示 | 风筝文化 | 年画文化 | 剪纸文化 | 给我留言 | 关于我们  
 最新公告
风筝源于春秋时代,至今已2000余年。相传“墨子为木鸢,三年而成,飞一日而败。”到南北朝,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。从隋唐开始的。由于造纸业的发达,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。到了宋代,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。
 站内搜索
 
 会员登陆
 
 友情链接
 
 
  


潍坊概况

 潍坊概况

    潍坊市辖4区、6市、2县、3个市属开发区,面积1.58万平方公里,人口850万,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、入选2006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。 
 
    潍坊区位优越、交通便捷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,地处济南、青岛中间,占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。境内有济青、潍莱、东青三条高速公路和胶济、胶新、大莱龙、益羊、青临五条铁路,是全国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。潍坊(森达美)港正在筹建万吨级码头、已实现一类口岸阶段性开放。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海口、大连等航线,是全国四个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。

    潍坊物产丰富、资源充足。平原和沿海低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,土地肥沃,地势平坦。北部海岸线长140公里,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、滩涂和滨海平原,发展先进制造业、海洋渔业空间广阔、潜力巨大。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58种,开采利用42种,蓝宝石和地下卤水储量均居全国首位。拥有大中型水库25座,其中峡山水库是全省最大的水库,库容14亿立方米。电力主要来自山东电网,另有装机总容量100万千瓦的发电厂和自备电厂,电力供应充足。劳动力资源丰富,现有就业劳动力60多万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7万人,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9.2万人。


    潍坊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。“三皇五帝”之一的虞舜、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、东汉经学大师郑玄、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,孔融、范仲淹、欧阳修、苏东坡、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,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、陈少敏、王愿坚、王统照、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。潍坊名胜古迹、人文景观众多,潍坊风筝、杨家埠木版年画、十笏园、范公亭、山旺化石、恐龙化石、沂山国家森林公园、青云山等中外驰名。

经济发展

        近年来,山东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,大有全面赶超江苏省之势。根据盐城市委、市政府提出"南学温台、全民创业、北学胶东、加快发展"的要求,我们选择了与盐城人口相近、面积相当、都是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和农业大市的潍坊市进行比较分析。通过分析,我们感到,近几年来,盐城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,但与潍坊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。潍坊市紧紧抓住了新一轮国际资本和制造业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,发挥区位、资源和政策优势,走出了一条盐田与园区一体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,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,有许多成功之举值得盐城市借鉴和学习。 

  一、盐城市与潍坊市人口自然状况的比较分析 

 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,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。东临青岛、烟台市,西接淄博、东营市,南连临沂、日照市,北濒渤海、莱州湾。现辖奎文、潍城、坊子、寒亭4区,青州、诸城、安丘、昌邑、寿光、高密6市(县级),临朐、昌乐2县,高新、海化、经济三个开发区。 

  1、人口面积比较:人口少于潍坊。2004年末,盐城市总人口为798.28万人,居江苏省第2位;潍坊总人口为850.7万人,居山东省第3位,比盐城市多52.42万人。盐城市非农业人口为288.42万人,比潍坊多40.52万人。土地面积小于潍坊。盐城市土地总面积为14911平方公里,居江苏省第1位;潍坊土地总面积为15859平方公里,居省山东省第2位,比盐城市大948平方公里。盐城市市区面积为1696平方公里,比潍坊大224平方公里。城市化率高于潍坊。盐城市与潍坊虽都是两省的农业大市,但盐城市非农业人口比与潍坊多40.52万人,城市化率也略高于潍坊。2004年末,盐城市城市化率为40%,比潍坊高4.5个百分点左右。 

  2、资源状况比较:滩涂面积高于潍坊。盐城市沿海滩涂面积为45万公顷,是江苏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;潍坊有44.62万公顷的浅海、滩涂和滨海平原。矿产资源潍坊优于盐城市。盐城市东部拥有海岸线582公里,是潍坊市的4.1倍。盐城市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石油、天然气等10多种;潍坊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金、银、石油、蓝宝石等58种,已开采利用的42种,盐田面积达4.2万公顷,盐年生产能力600多万吨,是全国最大的盐及盐化工基地。港口资源两市不相上下。盐城市有12个通海港口,大部分港口水域宽而深,多处可建5万-10万吨泊位港;潍坊港从1996年开工建设,先后建成4个5000吨通用泊位,2004年货物吞吐量为298万吨。旅游资源各具特色。盐城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,滩涂湿地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一个在旅游资源建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,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;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之一,自1984年开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0届国际风筝会,1988年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"世界风筝都", 2003年顺利跨入"中国优秀旅游城市"行列。 

  二、盐城市与潍坊市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 

  "九五"期间,盐城市与潍坊经济发展差距并不大。从总量看,1995年盐城市实现GDP324.1亿元,仅比潍坊低94.5亿元;财政总收入为15.46亿元, 比潍坊低14亿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03元,比潍坊低369元;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81元,比潍坊低189元。从速度看,两市的差距也不大。"九五"期间,盐城市GDP年均增长11.5%,高于潍坊0.7个百分点;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.9%,低于潍坊0.8个百分点。进入"十五"之后,潍坊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盐城市。"十五"前四年,盐城市GDP年均增长12.1%,低于潍坊1.8个百分点;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.4%,高于潍坊6.5个百分点。2004年,潍坊GDP总量、投资额、消费额、进出口总额、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在山东省17个省辖市中列第4位;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列第5位。潍坊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,在山东省的位次明显高于盐城市在江苏省的位次。现将两市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如下: 

  1、潍坊GDP总量是盐城市的1.43倍,增速比盐城市快2.9个百分点,县均GDP比盐城市高2.3亿元。2003年潍坊GDP总量首次超千亿元,2004年实现GDP1246.41亿元,是盐城市的1.43倍。按可比价计算,增长16.9%,比盐城市快2.9个百分点。人均GDP为14652元, 比盐城市高3737元。县均GDP为88.6亿元,比盐城市高2.3亿元。在经济总量上,盐城市仍需2年的快速发展,才能达到潍坊目前的水平。

   2、潍坊产业结构优于盐城市,一产比重比盐城市低8.3个百分点,二产比重比盐城市高9.9个百分点。1989年潍坊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,比盐城市早6年时间,实现了产业结构由"1、2、3"向"2、1、3"的飞跃,。1993年潍坊第三产业比重又超过第一产业,实现了由"2、1、3"向"2、3、1"的跨越,比盐城市早7年时间。2004年潍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.5:54.8:30.7,第一产业比盐城市低8.3个百分点, 第二产业比盐城市高9.9个百分点, 第三产业比盐城市低1.6个百分点。2004年,潍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1.3亿元,是盐城市的2.28倍;增长速度为31.7%,比盐城市高9.9个百分点。完成销售收入1806.2亿元,是盐城的2.14倍;实现利税101.4亿元, 是盐城的2.74倍。近几年来,潍坊这是潍坊的最大优势。 

  3、盐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比潍坊高1.6个百分点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潍坊高8个百分点,接待境外游客比潍坊多0.3万人次。2004年,盐城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1.1亿元,增长13.9%,比去年提高0.9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2.3%,比潍坊高1.6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.2%,比潍坊高14.2个百分点。盐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.8%,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,其中餐饮业增长22.7%,比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,创"十五"以来的新高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.9%,比潍坊高8个百分点。盐城市全年共接待境外游客3.4万人次,比潍坊多0.3万人次;创外汇收入1536万美元,是潍坊的1.7倍;增长79%,比潍坊高35个百分点。去年以来,盐城市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,正确引导居民消费,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,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。 

  4、潍坊财政收入是盐城市的1.6倍,县均财政收入比盐城市多1.7亿元,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盐城市高1.1个百分点。2004年潍坊完成财政总收入107.8亿元,首次突破百亿大关,是盐城市的1.6倍。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52.6亿元, 是盐城市的1.8倍; 增长34.6%,比盐城市高4.8个百分点。潍坊县均财政收入为9亿元,比盐城市多1.7亿元。潍坊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618元,比盐城市高241元。潍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.6%,比盐城市高1.1个百分点。潍坊拥有29家(盐城市9家)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,海化、海天等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。在财政收入总量上,盐城市仍需2-3年的快速发展,才能达到潍坊目前的水平。 

  5、盐城市民营经济贡献份额比潍坊高10个百分点,入库税收增速比潍坊高5.1个百分点,从业人数增速比潍坊高4.5个百分点。近几年来,盐城市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经济、群众经济和主流经济来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,在思想上放胆,政策上放宽,行动上放手,鼓励更多的民众投身创业大潮。2004年,盐城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31.2亿元,占GDP的比重为61%,比潍坊高10个百分点。盐城市民营经济入库税收为30.94亿元,占全部入库税收的61.9%,比上年同期增长35.9%,比潍坊市高5.1个百分点。盐城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39.7万人,增长15.2%,高于潍坊4.5个百分点。盐城市民营工业销售收入、利润总额、利税总额均占全部工业经济的大半壁江山,超过潍坊。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度走在潍坊前列,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较好,企业内生活力不断增强。 

  6、潍坊投资总量是盐城市的2.2倍,投资率比盐城市高23.2个百分点, 县均投资是盐城市1.6倍。2004年,潍坊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5.1亿元,是盐城市的2.2倍;增长59.6%,比盐城市高24.9个百分点。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额为782.2亿元,是盐城市的2.5倍;增长60.4%,比盐城市高18.2个百分点。潍坊超亿元的工业技改项目为189个,完成投资213.8亿元;而盐城市超过亿元工业技改项目仅为86个,完成投资64亿元。潍坊投资率高达66.2%,比盐城市高23.2个百分点。潍坊人均投资为9699元,是盐城市的2.1倍。潍坊县均投资额为68.8亿元,是盐城市1.6倍。潍坊的投资规模较大,尤其是工业技改投资大项目多、投资进度快。 
盐城市快2.9个百分点。人均GDP为14652元, 比盐城市高3737元。县均GDP为88.6亿元,比盐城市高2.3亿元。在经济总量上,盐城市仍需2年的快速发展,才能达到潍坊目前的水平。 
 

 7、潍坊进出口总额是盐城市的2.7倍,实际利用外资是盐城市的6.6倍,外贸依存度比盐城市高9.6个百分点。2004年, 潍坊进出口总额为30.4亿美元,是盐城市的2.7倍。其中出口21.3亿美元,是盐城市的3.3倍。潍坊实际利用外资10.2亿美元,是盐城市的6.6倍。潍坊外贸依存度为20.2%,比盐城市高9.6个百分点。近几年来,潍坊紧跟半岛城市群与制造业基地建设,大力发展加工贸易,带动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。 

  8、盐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潍坊65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潍坊67元,人均储蓄增速高于潍坊4.8个百分点。2004年, 盐城市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362元,高于潍坊65元;增长16.2%,高于潍坊4.4个百分点。盐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505元,高于潍坊67元。盐城市人均储蓄达6521元,增长18.8%,高于潍坊4.8个百分点。"九五"期间,盐城市城乡居民收入低于潍坊,近几年来,盐城市实现"富民优先"政策,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,努力将发展成果惠及盐城市人民。 

  三、潍坊经济快速发展给盐城市的启示 

  潍坊是山东半岛沿海开放区重点城市之一,近年来,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资本和制造业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,发挥区位、资源、政策优势,以惊人的速度加快沿海工业经济发展,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。特别是2004年GDP增长16.9%,高于山东省1.6个百分点;财政收入增长26.7%,高于山东省0.6个百分点,呈经济增速快、效益好、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。尽管盐城市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,但与潍坊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,这种差距几乎是全方位的。在近几年潍坊经济快速发展的历程中,有许多成功之举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。 

  启示之一:加快重心转移,构筑沿海产业经济隆起带。"十五"以来,潍坊市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曾遇到了土地的制约,而北部沿海"三北"地区是山东半岛伸向渤海和黄海的重要部位,幅员辽阔,人口密度低。潍坊市将北部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,推进经济结构转换,通过工业发展重心的战略北移,把"三北"地区建成以重化工产业为主、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先进加工制造基地,使其成为潍坊甚至环渤海湾地区新的经济隆起带。在发展重点上:首先,发展以盐、石油天然气、重晶石为重点的采掘业,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,培植特色产业。其次,大力发展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加工业。通过对现有生产能力向北部地区搬迁改造,构筑以机械装备业为基础、产业链完整的加工制造业基地;在强化纯碱、氯碱、溴素等化学工业的国内领先优势的基础上,加快石化工业、建材工业以及精细化工的引进与合理布局,使其成为基地的支柱产业。 

  启示之二:依托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海洋化工产业。潍坊市北部沿海区域具有丰富的卤水资源,地下卤水静储量58.3亿立方米,占渤海莱州湾南岸的78.8%。潍坊市委、市政府通过引导海化、海天等龙头企业,发挥卤水资源优势,加大高附加值,深加工、系列化产品的开发力度,发展壮大了盐化工、溴素及深加工、苦卤化工、海洋生物化工四大产品体系,打造了一条高度关联、互为依托、滚动增值的海洋化工产业链条。在具体工作中,积极推动纯碱厂和盐场实现盐碱联合,产生协同效应,降低成本,促进资源优势配置,开创了盐、碱企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。在企业发展中将卤水"一水五用",使卤水形成的产业链条继续延伸,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"互联网"。目前,就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言,海化集团纯碱、硝盐两个世界第一,氯化钙、三聚氰胺、水玻璃三个亚洲第一,原盐等8种产品达到全国第一,建立起了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模式。 

  启示之三:依托大型企业,努力构筑规模经济新优势。近几年来,潍坊市按照"壮大一批支柱产业,发展一批大型工业集团,培育一批知名品牌"的发展战略,积极构筑规模经济新优势。2004末,潍坊市工业定报企业2911家,其中29家企业跨入全国1948家大型工业企业行列;9家企业10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,有中日名牌产品5个,全国驰名商标3个;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;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,省级技术中心16个,博士后工作站3个。充分利用海化、海天等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,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,积极开发能填补国内空白的海洋化工新产品。引导企业以大项目为载体,进入"三北"地区发展。据了解,潍坊市今年上半年规划论证了70多个大项目,总投资达580亿元,将分期分批组织实施。同时根据生产状况和技术特点加以甄别,有选择地引导、扶持部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,优化生产结构,提高综合竞争力。

潍坊概况2007-10-28 本文被阅读 1852 次

 
潍坊鸢版权所有© 2007-2010 鲁ICP证000007号